采摘熱線
13983209343
葡萄落花落果對產量影響很大。為了提高產量,減少落花落果造成的損失,果農首先要了解落花落果的原因,采取措施?;ū9?。
落花落果原因分析:
落花落果一般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,其中生理性落花落果一般發生在幼果米粒大小到大豆大小(因品種、氣候、水肥、樹勢和管理略有差異);病理落花落果一般在開花前后容易發生(主要由灰霉病和穗軸褐枯病引起)。
生理落果是常見的,一般更清爽,仔細觀察可以看到水果把手首先產生更清晰的層,然后逐漸脫落。正常的生理落果可以看作是葡萄謝花后的“適者生存”,落果量主要受品種、氣候、管理因素等因素的影響。
巨峰、戶太、永友等自然落果較重的品種,在生產過程中,往往采取花前控水肥、強摘心、調節劑處理等措施促進坐果;紅地球、克里森、無核白等天然坐果較多的品種,在生產過程中,往往采取拉穗、澆花甚至沖肥、撫穗等措施,促進花穗伸長,增加落果,減少后續疏果用工。病理落果就像魔鬼。
任何品種開花前后都需要認真防治,防止大面積爆發造成損失甚至園林破壞。病害引起的落果一般在穗梗處呈水漬狀,棕色,像沸水一樣燙傷,手軟腐爛,略帶粘稠感。天氣好的時候很容易失水脫落。
生理落花落果常伴有病理落花落果。如果開花前后氣候穩定,管理要求相對較低,不易造成較大損失;如果開花前后出現雨水、大太陽(高溫)等交替突變天氣,會給生產經理帶來很大的考驗。如果病害防治不及時或配套管理措施不到位,很容易造成較大損失甚至園區破壞。
摘心、副尖抹去不及時,密枝容易造成果園閉合,通風透光差(枝葉遮擋花果)容易加重病害(濕度高、花果甚至可見露珠有利于細菌感染)和生長不良,造成嚴重落花落果。合理布置枝條,及時摘除心臟,擦拭尖端,增強園區通風透光,有利于樹木健康生長。
二、花果期管理建議
1、開花前后(開花期、謝花后約2-3天)合理選擇嘧霉胺、腐霉利、啶酰菌胺、異菌脲、苯醚甲環唑、吡唑等藥物,做好灰霉、穗軸褐枯等疾病的防治工作。
2、枝條布置合理,大部分品種枝條間距可控制在20厘米左右,部分生長旺盛的品種可增加到30厘米左右(晴天行間可見明顯光斑)。
3、開花前后及時摘心抹尖,增強通風透光,有利于花果的生長發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