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摘熱線
13983209343
草莓病毒病有五種癥狀。(1)斑駁型。葉面不規則褪綠變黃,呈斑駁狀;(2)棕色邊緣。葉片邊緣有規則的黃褐色;(3)枯斑。葉面有壞死枯斑,呈不規則圓形;(4)深脈型。苗期,葉正面脈呈黑色,葉反面脈呈黃褐色;(5)收縮型。葉子收縮,葉子表面不平或勺子。大多數是一種疾病,少數是多種疾病。夏季氣溫較高時,病株較短,癥狀不明顯或消失,但產量和質量明顯降低。
目前還沒有發現“治療”草莓病毒病的有效方法,所以只能預防。除了一般的農業防治措施外,還應注意蚜蟲的防治。在桃蚜嚴重的地區,6―7月間,每隔10―每15天噴一次快速殺丁,有很好的防治效果。除上述特殊防治措施外,以下綜合防治措施更適合草莓病的防治。
5.2.1.廣泛使用無毒苗木,對苗木進行嚴格檢疫消毒。生根粉浸泡時,按0.1%的比例加入代森銨,或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可濕性粉劑浸泡5分鐘。
5.2.2.土壤處理,特別是發病地塊。種植前,每畝用65%的可濕性代森銨1公斤,用15公斤的細土進行溝或穴位施用。
5.2.3用塑料薄膜覆蓋或地面鋪草,提高地溫,加速植物生長,提高抗病性,減少病害土壤傳播的機會。
5.2.4.加強栽培管理,做好田間衛生工作。在施用腐熟的有機肥的同時,結合化肥,使植物生長強壯。及時去除老葉和病葉,清除病株銷毀。防止過密、草荒和工具細菌。
5.2.5注意定期換種。一般在新種植區周圍2公里以內無老園時,應4公里以內無老園。每五年換一次。周圍有老公園,22個,周圍有老公園,2個。―應該在三年內更換。但是,如果草莓生長下降,產量下降,就應該提前更換。
白粉病2.1癥狀可發生在整個植物中。葉片受損,早期呈暗斑,大小不同,然后在葉背斑上產生白色粉狀物。后期葉片萎縮枯焦。幼果受損停止發育,果實上覆蓋著一層白粉。
這種疾病在溫室和溫室里更嚴重。2.2苗期噴灑2種防治措施―3次或定植后開花前噴灑1次―兩次,效果較好,藥劑可選用25%磺酸丁嘧啶、25%三唑十甲酮等。